龙骨水车是马钧发明的,约始于东汉,三国时发明家马钧曾予以改进,此后一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。龙骨水车适合近距离,提水高度在1-2米左右,比较适合平原地区使用,或者作为灌溉工程的辅助设施,从输水渠上直接向农田提水。
龙骨水车亦称翻车、踏车、水车,省称龙骨。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,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。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。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,故名龙骨水车。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,尾部浸入水流中,有小轮轴一。另一端有小轮轴,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。用时踩动拐木,使大轮轴转动,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,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。
唐宋以来农田灌溉、排水及运河供水中,龙骨水车是使用最普遍的提水机械,特别是南方大兴围田之后,对低水头提水机械的需求更加普遍。元代王祯《农书》绘制了不同动力的龙骨水车的图谱,其中人力水车有脚踏、手摇等,畜力水车有牛车、驴车等,为明代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改绘的三种龙骨水车。